在中國地圖上,人們可以看到,有一條明顯的斷續國界線像圍欄一樣包著我國的南海。可能有人會問,為什么要這樣一條線?而且為什么只有南海才有,黃海、東海的外圍卻沒有呢?這是因為在制作地圖時,必須將海域內所有島礁的名字都逐一標注清楚,以明確島礁的主權歸屬。可是在南海,島礁實在太多,而且有些面積非常小,在小比例尺地圖上標注所有島礁名字的難度相當大。于是,為了明確中國南海諸島及其海域的主權,我們的先人便畫出這樣一條斷續國界線,表示線內所有島礁及其附近海域都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,受我國的管轄和控制。九段線的產生是緣于南海島礁的特殊性,而黃海和東海不存在這樣的問題,自然也就不用出這樣的斷續線。
二、九段線在地圖上出現的過程
1933年6月,國民政府內政部成立“水陸地圖審查委員會”,審定了中國南海各島礁中英島名,并公布“關于我國南海諸島各島嶼中英地名對照表”,這是中國政府對南海諸島的第一次“標準化”命名,首次將南海諸島明確區分為4個部分:東沙島、西沙群島、南沙群島(今中沙群島)和團沙群島(今南沙群島),并列出南海諸島132個島、礁、灘、洲的地名。1935年4月,委員會出版了《中國南海各島嶼圖》,這是國民政府公開出版的第一份具有官方性質的南海專項地圖,圖中較為詳細地繪制了南海諸島,并將南海最南端標繪在大約北緯4°的曾母灘(今曾母暗沙),南海疆域首次得到完整體現。注意,此時九段線還未出現在地圖中。
1936年,地理學者白眉初著《中華建設新圖》,其中含《海疆南展后之中國全圖》。相比1935年的《中國南海各島嶼圖》,延續了上張圖最南端的界線,但是有所發展的是:第一次在地圖上用一條完整、連續、封閉的線條將南海諸島包括進來 。另外,圖中在南海疆域內標有南海諸島,周圍用國界線標明,以示南海諸島同屬中國版圖。這就是后來的U形線、今天的九段線的雛形。
1947年4月,國民政府內政部核定公布《南海諸島新舊名稱對照表》,并決定南海領土范圍最南應至曾母灘(今曾母暗沙),規定所有出版物均以此為標準。同年出版《南海諸島位置略圖》,該圖標示了南海諸島名稱,并首次出現11條斷續線,替代了白眉初的封閉海疆線。這11條斷續線北起北部灣中越邊界,位置約在東經108°—109°之間;東起巴士海峽,位置約在東經117°—119°;最南至曾母暗沙,位于北緯4°。1953年,11條斷續線變為9段,各段位置有所變動,但自1962年地圖出版社出版的《中華人民共和國》中最終確定,并延續至今。
三、九段線到底在什么具體位置?
九段線雖然一直標示在地圖上,但官方從未給出過具體位置,即坐標,但是民間一直有人在做這項工作。
2005年,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網站發布了《國家基礎地理信息系統1:400萬數據》,其中含九段線的具體坐標,我們根據坐標計算出了各段長度。但這數據并未在此之外的公共媒體平臺發布,所以只能算準官方數據。
四、九段線如何從11段變為9段?
在1947年的《南海諸島位置略圖》中(見本文第4圖),標示了南海諸島名稱,并首次出現11條斷續線。而1948年由國民政府內政部方域司正式出版的《中華民國行政區域圖》,在該圖右下角的附圖《南海諸島位置圖》中,從北部灣(當時稱東京灣)到臺灣島,圍繞南海諸島海域畫有11段線,這是南海11段斷續線首次以官方的名義向世界公布。1953年時去掉了北部灣中的一條,以及中國與馬來西亞沙撈越州之間的一條,剩下9條,所以后來人們習慣稱之為“九段線”。這就是南海“九段線”的由來。
五、九段線到底是什么線?
關于九段線的性質和法律意義,官方沒有給出一個正式說法,學術界的爭論不斷,概括起來有幾下幾種:1.島嶼歸屬線;2.島礁歸屬線;3.歷史性水域;4.歷史性權利;5傳統海疆線;6.群島水域;7.海疆國界線。按照對主權的申索強度和中國獲得權利的多少,從高到低、從多到少的排序是:7>3、4、5>6>2>1。其實,九段線的性質無需爭論,它一直都是國界線。
南海中的斷續國界線,從1947年開始出現在我國公開出版物上,至今的幾十年中,其國界線的標識從未改變過,但學術界卻對此線的性質爭論不斷,普通公眾也對其不甚明了。原因也許很簡單:在今天的地圖上,海洋中的斷續國界線是孤立的,和陸地上的連續國界線并不存在聯系,導致我們忽略了其國界線的性質。而在海上斷續線最初出現在南海地圖時,它就是國界線從陸地到海洋的延伸,這是真真切切擺在那里不需要用放大鏡就能看到的信息。
地圖在國際領土確認中是重要的證據之一,1948年由國民政府內政部方域司正式出版的《中華民國行政區域圖》就有力地證明了南海斷續線的國界線性質。無論在主圖還是其右下角的附圖中,南海斷續線的表示方法都與圖例中的“國界”對應而非其他。在該圖右下角的附圖《南海諸島位置圖》中,從北部灣(當時稱東京灣)到臺灣島,圍繞南海諸島海域畫有11段線,這是南海11段斷續線首次以官方的名義向世界公布。斷續國界線公布后,國際社會并未提出任何異議,也沒有國家對此線提出外交交涉,并且許多國家出版的地圖均據此標繪中國疆域,這足以說明,南海斷續線已經得到了國際認可,它就是南海的海疆國界線。
為了弄清楚我國南海斷續線在地圖上形成的過程及變化,我們找來了不同時期的中國政區圖進行比較。上世紀30年代,南海海域還沒有標注斷續線,但南海諸島已經作為一個附圖出現在了圖幅的右下角,這足以說明南海的歸屬;到了1947年,在南海標有11段斷續線的地圖出現在書中,1948 年,正式的掛圖公開出版發行;新中國成立后出版的中國地圖,沿襲了1947年的畫法,標繪出南海斷續線,1953年,斷續線由11段縮減為九段。由此,用九條斷續國界線標示中國在南海的海疆線的畫法一直沿用至今。通過不同時期的地圖,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,也可以肯定地說,南海斷續線無論段數、位置如何變化,它國界線的性質從未改變過。
需要注意的是:用斷續線表示海域內的國界線并不只出現在中國地圖中,國際上也這樣表示。
綜上所述,無論他國如何申訴、如何否定,我們可以理直氣壯地說,南海九段線就是國界線。
1、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不代表本站觀點,僅供大家學習參考;
2、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,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,請及時與本站聯系,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;
3、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,文明上網,依法守規,IP可查。
作者 相關信息
? 昆侖專題 ?
?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?
?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?
?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?
?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?
? 國資國企改革 ?
? 雄安新區建設 ?
?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?
圖片新聞